首页
砚台小说
找书  排行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61章 困难接二连三

    这一点在钟国仁的意料之中,毕竟没有人愿意做“栽树”的工作,反而很多人愿意乘凉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那个Gdp论英雄的年代,投资学校建设,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    蔡省长反对,应该是题中之义。

    看秦书记的脸色,似乎还有隐情!

    果然,秦书记继续说:“戴书记同意这个提议,但是要求步子放缓一些!不能这么激进!”

    钟国仁的心一点一点往下凉!

    蔡省长不同意他可以理解,毕竟人家是经济主官,主管财政,要求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能迅速见效的经济领域,这是对的!

    可是,要是戴书记不支持,或者说有折扣地支持,这件事很难办成!

    不仅涉及投资,还需要很多部门让利,本身这就是一件非常难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老大不支持,这件事就是老大难。

    钟国仁仔细考虑了一下,戴书记担心的应该是前期投入太大,万一将来没有建成华夏硅谷,或者没有那么多高校入驻,就会成为一个笑话,直接影响他的声誉。

    本质上来讲,他非常愿意做一些功在千秋的事情,他已经当到了地方最高首长。

    Gdp不能让他青史留名,但是华夏硅谷可以,高校园区可以!

    如果建成了,将来人们谈论的时候,都会说:“这是戴鼎盛当书记的时候规划建设的!”

    修史建校,自古就是名垂千古的功德!

    “秦书记,涉及高校园区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,可否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,以减缓财政压力。”

    “多元化投资?基础设施就是水电路等,谁会去投资这些领域,本身也没有收益!”秦书记立即否决了这一建议。

    “我们将来可以为投资人免费提供园区土地,用于建设高科技企业,并且实施税收优惠政策!”

    “有人这样搞吗?”秦书记并不相信。

    现在很多地方招商引资下了血本,减免三年税收,免费提供土地等等,在他们的优惠面前,这些政策实在没有吸引力。

    “秦书记,如果眼光放长远点,建在咱们园区的高科技企业优势非常明显,毗邻众多高等院校,随时可以使用高校的科研资源,并且能够招到大量高素质的员工!”

    “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工业园区,包括我们嵩江市也规划了经济技术开发区(当时的工业园),这不都一样吗?”

    秦书记说出了当时的现状,确实,为了Gdp,各地想尽办法在招商引资,在跑马圈地新上工业企业。

    甚至有地方提出了“村村点火、乡乡冒烟(要求各村各乡镇都要新上工业企业)”的口号。

    那个时代勉强生存下来的企业,经过几年的发展,基本上在后来环保治理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。

    “不一样,咱们园区规划的是无污染,能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科技企业!”

    秦书记还有很多事儿要做,他说道:“如果有人投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,不用财政承担费用,我相信戴书记和蔡省长都会答应的!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,一期规划中的水电路投资约需两亿元,我想办法寻找引进高科技企业承担,但是将来要解决人家的税收及占地优惠政策。”钟国仁为了高校建设,决定自己出马想办法。

    “没问题,这样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和蔡省长沟通上会研究这个文件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