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砚台小说
找书  排行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十章 东海郡夜间闹鬼 小皇孙应约南下

    虞文君走后,书院给他们换了个先生,就是开学那会拿着罗盘,进教室然后神神道道的,转了一圈,说今天不宜上课哪位老兄。赵戎苦闷的日子,更加没有头绪。.下雨天就适合在家睡觉,晴天就适合出门走走,漫长岁月,居然没有一天适合上课。

    在蹉跎中,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又熬过了两年。

    这年农历的十月一,民间在十月一日,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,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。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,让儿女、丈夫换季。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,不适宜穿棉,也要督促儿女、丈夫试穿一下,图个吉利。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、烟筒。安装完毕后,还要试着生一下火,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。

    赵戎和柳景生闲来无事,回到在琅琊城的住所,小丫鬟胜玉欢天喜地的,准备了一大桌子菜。刚准备动筷子,就听有人在敲门。

    柳景生跑过去开门。只见一个仆人模样的人,在门外站着。那人见柳景升打开门。两手一拱。“请问。这里是。赵戎赵公子的家吗。我家主人有一封书信。请赵公子阅看。”

    柳景生接过书信。走跟我去里面。柳景生拿着书信到了屋里。只见赵戎。和小丫鬟胜玉正狼吞虎咽的吃着桌子上的菜。。柳景生说,“你们也不太讲义气了,我去前边给你们开门,你们在后面猛吃。这真是“前方吃紧,后方紧吃啊”不是,给我留点儿啊你们。

    ”赵戎的嘴还在吧唧着别闷边问:“这位小哥儿是谁呀?”

    柳景生掏出书信。递给了赵戎“你自己看看呗”。赵戎奇怪的打开。只见信上面写道。“赵戎兄弟。见字如面。匆匆一别,不觉竟是两年。甚是想念。老哥哥,我在东海书院恭候您的大驾,请务必前来一次。周大哥上。”赵戎收起来。

    向那仆人问道“请问。周夫子没有说什么其他事情吗。”

    那仆人说道。“公子有所不知。东海郡。最近不太平。我家主人家。夜里闹鬼。家人不得安宁。好几个仆人都吓的。逃跑了。”

    赵戎一听。“闹鬼。?”他拍拍正在往嘴里猛吧啦的的柳景生。

    “景生。哎呀,柳景生你别吃了。咱们去东海,捉鬼去啊。”

    柳景生刚刚吃的饭,差点都喷出来。“你,别胡说了,咱们又不是茅山道士,又不是什么玄学方士,又不会法术,捉什么鬼啊。再说那个东西,躲还来不及,去捉什么啊,不要命了啊。要去你去啊,我不去,我不去。”说完头摇的跟个拨浪鼓是的。

    小丫鬟胜玉也不高兴“出去求学,一年才回来几次啊,好不容易今天回来,又要走,剩下我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郑怀恩,“咳咳。你这丫头片子。怎么说话的。难道咱家不是人啊。”

    胜玉不敢说话,嘟着嘴,在旁边拿起来一块抹布,对着旁边案几上的一个花瓶,也不说话。眼中含泪使劲蹭了起来。

    小赵戎看他样子,只好哄她。“好吧,这次咱们集体出发,一起去。胜玉你也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太好了,我去准备,”女人的眼泪来的快去的也快,刚才还委屈巴巴的如阴云密布,转眼间就多云转晴了。

    。”

    赵戎无语道“也不用急于一时,用要做些准备,还要和琅琊书院的几个舍友去道别啊。”

    柳景生叹一口气“胜玉这丫头,怎么跟我就没个笑脸。”

    赵戎说道“你该不会是喜欢他吧,你要是喜欢你就去说啊。”

    柳景生苦着脸“我一见她,说话就结巴。”

    赵戎哈哈大笑“还有这种事。回头我得看看。”

    吃过午饭,赵戎和柳景生就回书院。和宿舍里几个人道别。石崇,冉闵,祖狄,虞胤,王文敏几个人,依依不舍。从宿舍送到门口,又从门口,送到书院外面。又往外不知道,送了多远,送的赵戎都不好意思了。“哥几个回去吧,我又不是不回来了。再说你们送这么远,在往前走,就得租马车回去了,还得花一两银子呢。”

    冉闵呵呵一笑“说什么呢,你要远行不送送怎么行啊,再说花一两银子把你送走了也值啊。”赵戎一行出琅琊城,向东南走了七八天。就就进入了东海郡炎城县境内。

    北方的冬天,天黑的很早,走过一个不大的村庄,郑怀恩,在马车外对着马车里的赵戎说道,“殿下,这天已经黑了,离炎城县城还有二十多里的路程,大家走了一天都乏了,要不今晚在这里找一家民宿,去借宿一晚?”

    赵戎点头,“也好,到县城估计就深夜了。那就在这里休息一下,也好。”

    郑怀恩找到一户,尚算宽敞的人家。见里面点着蜡烛。就上前去对着大门“当当,当当当”。敲了几下。

    里面竟然没有一点动静,几个人皆是一愣,这是怎么了?就算不开门,好歹答应一声啊?

    柳景生就不服这个劲了,“郑公公,你肯定敲得对不上暗号,得三长两短的敲。”于是他上前去“当当当,当当。”敲了几下。